查看原文
其他

熊三:台山 | 故乡书

OFPiX 2019-04-21

点 击 上 方 " OFPiX " ↑ 即 可 订 阅



熊三的这本书或许也可以称作是一份关于故乡的调查笔记,分成《台山》、《去留》,《我》三个篇章。《台山》部分是一个叙事性的篇章,有文字以及作者的手绘地图,叙述了台山的移民潮,历史以及当下,并交代了作者所拍摄的几个村庄的整体状况。《去留》这个部分则主要是图片,空无一人的村庄,疯长的植物,以及匆忙离开的主人的遗留之物。熊三面对这些场景的时候,并非是一种外来者对废墟视觉的猎奇,而是藉此反思自己和家以及故乡之间的关系,这种情绪他则将之写进了最后一个篇章《我》。




为什么给你的这本书取名为“荒城笔记”?


这些村子就像是一个个荒城,它也是一个行走的随想随记。


开篇第一句“如果要离开,你会带什么走?”,怎么想在书里提出这个问题?


人总要带点啥离开吧!最初是因为我捡回来了好多东西,包括老照片、明信片、各种小瓶子、书签、笔记本、日记、信笺……。作为一个垃圾收集控,我最想的是能把整个屋子缩小搬走,可惜没有哆啦A梦。大件的物品我都捡不走,于是看着那些留下的七零八落的柜子、衣物、家具、碗筷,似乎把不同宅子里的东西洗干净摆一摆又能凑成一个完整的家。正因为在我的观念中,能在家里出现的全部家当,我都见到被遗弃的痕迹。我就开始想,那有什么是他们必须带走的?如果是我要离开呢?又该回答这个问题。这个问题是我最初开始游荡于这些宅子的切入点,似乎也没有其它更加明确的途径了。


里面有不少手绘地图,怎么会想把它加入书里?


一方面是我自己想总结出来些什么,为什么有的地方离开的人多,有些地方至今还是住着满满的人。另一方面是我想让大家有个图可看,强迫着看,毕竟当我说起“台山”,大多数人会反问“是哪里?”。


看你拍的照片偏暗,感觉有点压抑,为什么这么拍?


相对于大多数现实场景,照片已经很亮了,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拍,因为我觉得老宅子就是这个样子,阴阴沉沉的,明晃晃的华丽不适合它,至少在这个时代和状况之上是这样。


这本书里的照片很少出现人,大都是景物,似乎有很多东西隐藏在景物里?


确实好多东西都藏在景物里,人赋予了它们历史、故事,而当人们离开故里,它们依旧经历着这里的风霜。如果按照人的寿命来算,屋子都活了几辈子了。


这次做手工摄影书的感受如何?你是怎么理解手工摄影书的呢?


觉得很难,或许碍于我糟糕的逻辑与表达,总觉得思维混乱,词不达意,又怕挂一漏万。手工摄影书是个作者和读者的中介物,可以通过它实现最简单又方便的人格分裂。作为作者,手工摄影书大概是一个最与己相近的结果,不用对别人负责,随心所欲。作为读者,能给自己挑出一万个毛病,对改善拍摄还是很有利的。



回复栏目下方 关键词 数字 可查看往期图文

{还乡}

浙江瑞安 | 山西长治 | 湖南溆浦 | 广东晋宁 | 广东阳江 | 江苏东海 | 陕西眉县 | 广东兴宁 | 广东惠州 | 山西中阳 | 浙江嵊州 | 湖南郴州 | 辽宁大连 | 内蒙古五原 | 湖南醴陵 | 甘肃武威 | 湖南耒阳 | 广西邕宁 | 台北木栅 | 黑龙江七台河 | 安徽合肥 | 广东桑田 | 广东台山

{一书一世界}

1.开篇:一书一世界

2.沃克·埃文斯和他的《美国影像》

3.《另一种语言》:坠入自然的漩涡中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